5月,一年一度的AP考试又要开始了,因为考试每年只有一次,所以考生也格外看重,都期望首次就能“刷”到五分的成绩,由于中国家公务员考试生及父母好像有一条共识,“AP不考到五分,就没意义。”
的确,花了那样多精力和资金,大家都期望能为以后奠定一个好的基础,也为大学课程分担一些重压。作为一位AP化学老师,作者还是建议同学们用一种更平和的心态去应付考试,在下文她也推荐了一些切实有效的备考建议。
作者 | 陈奇
第一,先介绍一下考试的构成,自2014年College Board对AP化学考试进行改革以来,化学考试的考察形式就发生了变化。
考试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multiple-choice question,一共是60题,答卷时间90分钟,题干的阅读量有所增加,考察范围也比较广泛;第二部分为三题longfree response和四题short freeresponse,需要学生从原理出发,透过本质,解决实质问题。
关于教程,对于国际学校AP课程的学生来讲,这一点并非问题,读学校配的书本就能;而对于国内部与所有想要自学AP课程的同学来讲,可以选择的有kaplan出版的AP化学,这本书最适合小白,要点汇总详细,复习资料困难程度一般,易于上手,可以帮助新手搭建一个比较健全的常识互联网,并且较为系统地记忆和学会学科词语与专业常识,但总体困难程度或许会略低于实质考试。
第二本比较推荐的教程是巴朗AP化学,这本书市面上用的考生比较多,困难程度相对kaplan也比较高,整体更贴近实质考试的困难程度,对于想要冲击五分的考生来讲,巴朗可以说是应具备的。
值得一提的是,考生在购买教程时推荐使用英文原版的,而不是中文译本,由于中文译本一来有翻译不够精确的问题,二来也不利于考生模拟试题场景。
关于学科常识的问题,有的考生,特别是备考时间比较紧张的学生,或许会急功近利,连AP化学的考试大纲都没看,都不了解要考什么,就开始找各种考试真题套题做,一直陷在国内考试的“刷题”漩涡中,其实,这总是是“欲速则不达”。
不要急躁,结合大纲把要点逐一梳理,理解透彻,此处切记传统的死记硬背,稍作变化,就又不会了。这是AP考试要拿高分的重点,必须要弄清原理,这个复习阶段要“掌握看书”,而不是“一味刷题”,假如有很难理解的地方,可以向老师或同学请教。
举例,譬如元素周期表中,各种性质的递变规律,诸如原子半径,离子半径,电负性,不可以光记结论,还要可以说理讲解,一来,死记硬背是容易出错的,二来,弄懂原理才能算真的掌握化学。
大家做个小测试,你能否讲解一下同周期,与同主族原子半径的递变规律呢?其实这是和核电荷数的多少对于核外电子的吸引力大小与电子层数一同决定的。你答对了吗?
化学并非文科学科,虽然不背不可以,但光靠“背”,一样也不可以。化学符号,专业词语,少许特例需要“背”,而原理是万万“背”不能的。这个例子只不过考试知识点中的一个,其他考试知识点也期望考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对待。对于各种原理的学会,直接关乎第一部分multiple-choice question和之后的部分free response题的得分。
关于计算问题,其实计算题是大部分中国家公务员考试生的强项,由于计算题的套路性比较强,而且AP考试试题中会给出大多数常用公式及常数,无需考生强记,所以计算题也是考生的“拿分题”,不过应该注意学会以下几种常考计算种类:
酸碱反应中各种pH值的计算
缓冲现象
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原电池和电解池的正负极
热力学中焓变
熵的计算与反应是不是自发
化学平衡
在完成了以上的分区练习,就能开始考试真题实训的阶段了,这时 ,基本的词语,原理,思维办法应该都能适应AP的考察方向,这个时候做考试真题的成效会比较明显。
做题应该注意严格限制时间,不要做一会,停一会,由于不少考生在接触全英文考卷时都存在肯定的不适应性,所以要习惯阅读较长的题干,并且练习阅读速度,在保证速度的同时,还要保证正确率。这个时候,假如发现某处还存在疏漏,解决起来也比较具备针对性。
扫描上方微信二维码,关注阳光家教网